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20081023 濕地公園附近兩區 規劃大綱限建築顏色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擬作建造業訓練中心及長者屋的天水圍112區及115區,鄰近濕地公園,為免騷擾園內雀鳥及破壞自然環境,規劃署擬定規劃大綱時,首次規定建築物不能以白、黃或粉紅等反射率高的色系設計,並要設定30米緩衝區及35至40米的通風廊,新種的植物亦不應是非本地的品種。

發展局月初宣布批出115區予房協建綜合長者屋,至於112區部分土地將以5年租期用作興建建造業訓練中心,其餘土地則會以短期租約租出。
署方又稱,雀鳥對噪音及活動特別敏感,遂建議停車場、公共空間等皆需遠離公園。

此外,地皮內不得興建逾11層高的樓宇,並應以梯級式由西向東發展,「樓宇應獨立發展,並需預留空間,確保不會產生屏風效應,以免不太靈活的雀鳥飛越地皮時撞傷」。

大綱更規定建築不能使用反射率高的色系,如白色、粉紅或黃色,建議改用灰、棕或綠等色,以配合公園的自然環境。大綱亦建議兩區需增設35至40米闊的通風廊及加強綠化,署方並以公園的植物較敏感為由,規定不應種植非本地的植物,以免影響自然生態。

城市規劃委員會副主席黃澤恩表示,首次見到規劃大綱限定建築物的顏色,「對上一次已是位於特別樓宇如禮賓府或立法會旁的發展,政府會於地契上列明『設計、外觀及高度條款』,但都不會寫得如此嚴謹」。

他指濕地公園以木料興建觀鳥屋,又要求訪客保持肅靜,「建築署設計這公園時,連坐向也有考慮,確保訪客面向的是濕地而非毗鄰的公屋,所以毗鄰的112及115區必定要有仔細規定,以免影響公園的生態」。

為免打擾於天水圍濕地公園棲息的雀鳥,規劃署已訂立112及115區的規劃大綱,確保樓宇高度以梯級式由西至東發展,圖為規劃署昔日的發展模擬圖,旁邊高樓為俊宏軒。(資料圖片)
 blog it

20081022 元朗擬4億改渠 打造香港清溪川

【明報專訊】元朗明渠原本是天然河流,1960年代加深擴闊及鋪上混凝土,提升防洪能力,最後變成大坑渠,上游非法排放污水更令河流發出陣陣臭味。渠務署計劃斥資近4億元,翻新整條長12公里的明渠,包括以1.4億元為市中心一段長680米的明渠闢設具天然景觀的河流,以及將所有污水截流,打造「零」臭味的香港清溪川。

韓國首爾的清溪川是國際旅遊景點,循環不息的河流背後涉及每年高達6000萬元營運費,用作支付泵房運作及維修。本港的「清溪川」將更具成本效益,渠務署估計,市中心河道的翻新工程完成後,每年營運費僅400萬元,主要讓元朗污水廠經處理的二級污水,每日24小時流過新的人工河流,然後經下游山背河排放到后海灣。

不過,河道於工程後仍不會開放作康樂用途。渠務署總工程師陳柏強接受專訪時解釋,元朗明渠有防洪功能,每逢暴雨,洪水來得急,即使靠近河道亦有被走風險。另外,灌入河道的經處理污水,水質雖遠較現時非法排放為佳,但仍超出供康樂用途的標準。

元朗明渠市中心一段河道闊約30米,為達能抵禦50年一遇大雨的標準,渠務署建議挖深河道中央,最闊部分約10米,水深控制在0.1至0.3米,河底鋪設碎石等天然物料,兩旁綠化,營造天然景觀,明渠兩旁牆壁以壁畫美化,渠底混凝土表面會髹上配合周圍景觀的顏色。陳柏強表示,若將整段明渠變成天然河流,泵水量大增,增加營運成本,渠道的防洪能力亦會下降,渠務署委託的顧問曾評估,在上游興建蓄洪池截流雨水或可解決問題,但建造成本及工程複雜程度將大幅上升。該段明渠長度只佔整體5.6%,其餘較少人流的河段,則會做綠化工程,例如將部分河底由混凝土改成碎石或淺水池,工程費2000萬至1.1億元不等,效果可能較市中心部分更佳。

政府計劃斥資1.4億元,為元朗明渠流經市中心的一段680米河道進行改善工程,打造成一條具有天然景觀的河道,並以暗渠截流污水,徹底改善臭味問題。(資料圖片)
渠務署以防洪安全為理由,元朗明渠市中心一段河道在工程後,兩旁仍會架起欄杆,禁止市民接近,只可遠觀而不可嬉水。(渠務署模擬圖)
由於要保持元朗明渠的防洪功能,改善工程只能將河道中央部分挖深擴闊,加上兩旁綠化,成為一條具有天然景觀的河流。(渠務署提供)
blog it

Friday, October 17, 2008

20081017 西貢海底發現全球最大六角石柱群 政府正考慮設立地質公園

【明報專訊】特首在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指出,政府正考慮在現有機制下設立地質公園,將這些特殊地貌及岩石群發展成可供觀賞的自然景觀,吸引市民及遊客參觀。

據了解,政府已篩選10個各有特色的地貌景點,向內地申請列為國家地質公園,預計2010年完成。當中5個地點包括糧船灣、橫洲、火石洲及沙塘口山、橋嘴洲、牛尾洲及果洲群島,全位於1億年前西貢東面的「火山口」上。


1億多年前,香港是神話中的火焰山,處處火山口,最大的一個在西貢,直徑逾20公里。有一天,火山猛烈爆發,噴出大量熔岩,整座山塌下,後來熔岩冷卻形成嶙峋地貌。西貢一帶出現的一條條巨型六角形石柱,成為現在港人的寶貴天然資源。漁護署最近研究發現,西貢萬宜水庫一帶的六角形石柱群,原來一直向南伸延至數十公里外的果洲群島海底,總面積達150平方公里,約為十分一個香港大小,是目前已知世上規模最大的同類型地貌。


香港昔日火山口處處,但只有位於西貢的火山得天獨厚,爆發後熔岩迅速冷卻,形成大量世界罕見的六角形石柱。他說,韓國、日本及台灣均有同類地貌,但規模遠不及本港,世上著名的愛爾蘭巨人堤岸(Giant's Causeway)佔地約110平方公里,約有4萬條石柱,每條直徑平均0.5米;最新研究顯示,西貢的巨型六角石柱群佔地150平方公里,約有20萬條石柱,每條直徑平均1.2米,介乎50至70米高,最高可達200米,極為壯觀,規模更勝巨人堤岸。


為了向內地及聯合國申請成為國家級或級數更高的地質公園,調查人員早前深入研究,發現石柱群由萬宜水庫一帶陸地,一直伸延至南部的海底,遠至果洲群島。他說,這種地貌達到世界級數,足以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港人平時行山,往往忽略足下平平無奇的石頭,若了解形成的過程,自然會變得有意義。





橋嘴洲是香港地質公園其中一個景點。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表示,1億多年前,橋嘴洲位於火山口的邊緣,岩石由火山灰凝結而成。(董玉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