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8, 2007

07.08.17 海底恐塌山泥 布吉島響海嘯警號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泰國國家災難警報中心周四表示,印度洋海底的山泥隨時受地震影響塌下,引發海嘯,威脅旅遊勝地布吉島。

這些海底山由孟加拉、緬甸及泰國的河流沉積物積聚形成,部分高7000米、長1萬米。國家災難警報中心主管表示,海底山位於印度安達曼群島,該地區曾發生火山爆發及地震。小型或中型地震會引致海底山泥傾瀉,觸發海嘯。海底山距泰國布吉以西不足400公里,布吉於04年曾受南亞海嘯侵襲。

 blog it

07.08.17 「隱沒帶」作怪 如04南亞海嘯





How to describe the occurence of Peru's earthquake in English?



【明報專訊】秘魯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地震帶上,是個地震多發國家。今次地震發生在被稱為「隱沒帶」(subduction zone)的區域,04年造成南亞大海嘯的9.3級地震,也是在「隱沒帶」發生。


美國地質調查局表示,今次秘魯地震發生在兩個板塊之間的「隱沒帶」。隱沒帶指一處地殼板塊,沿著另一板塊邊緣往下潛滑延伸的區域。地球的岩石圈、海洋板塊、沉積層以及被困住的水分,就是經由隱沒帶,「回收」到地殼深處。


屢涉深層地震 深度可達700公里


隱沒帶常與地球深層地震有關。地震通常發生在地殼較淺、較容易碎裂的部分,深度通常淺於20公里。但在隱沒帶發生的地震,深度卻可達到700公里。

地球是唯一已知有隱沒帶的行星,金星與火星都沒有隱沒帶。專家指出,沒有隱沒作用(subduction),地球也不會是現時的樣子,因為沒有隱沒帶,地殼就不會分化出大陸與海洋。


秘魯位於南美板塊(涵蓋整個南美洲)及納茲卡板塊(Nazca plate,涵蓋太平洋東南部)之間,每年發生逾百次有感地震。秘魯史上導致人命傷亡最慘重的地震,發生在1970年,該場7.9級地震奪去約7萬人性命。


綜合報道

07.08.17 秘魯大地震400死 威力7.9級 觸發小海嘯


What are the plates invovled?
Which kind of plate boundaries is Peru located?
Why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 are related?
What were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tectonic hazard?
How do people react towards the disaster?

【明報專訊】秘魯周三發生7.9級強烈地震,南部伊卡省和首都利馬等地區猛烈震動,高樓大廈搖晃,民房倒塌和山泥傾瀉,至少387人死,逾千人傷。政府宣布伊卡省進入緊急狀態,這是秘魯半世紀以來最嚴重地震之一。


地震發生在秘魯時間周三黃昏6時40分(本港周四早上7時40分),震央位於利馬東南145公里的太平洋海底,持續約兩分鐘。之後再發生5.4至5.9級的4次餘震。

美國夏威夷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在地震後約40分鐘,向秘魯、智利、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等11個太平洋沿岸周邊國家發出海嘯警報。其後在震央附近出現約25厘米高的海浪,沒有釀成災難。海嘯警報期間,太平洋沿岸多個南美城市的居民紛紛湧上街疏散,情況一度緊張。


日本氣象廳周四表示,受秘魯大地震影響,日本東部沿海周五早上可能會有20厘米高的海嘯。

塌樓奪百命 路陷阻救災


地震導致秘魯多處樹木和房屋倒塌,玻璃門窗破碎,商場發生火警。在伊卡省至少有115人因樓房塌下被壓死,單是在首府伊卡市一所教堂坍塌就造成17人死亡。地震亦破壞固網和流動電話通訊服務,部分地區斷水斷電。警方表示,山上滾下的大石堵塞利馬以東的中央高速公路,機場交通混亂。由於道路被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用了逾7小時才到達伊卡省救災。


秘魯1970年曾發生7.9級地震,造成約7萬人死亡。而該國對上一次的大地震則在05年9月,當時北部森林發生7.5級地震,4人死亡。


日本爆地震 中國感震動


在秘魯大地震的同一天,太平洋西邊的日本和所羅門群島,都出現地震。日本千葉縣周四清晨發生5.3級地震,震央位於千葉縣以東30公里深的海底,東京建築物搖晃20秒,鄰近的中國也感震動。一些東京和鄰近地區居民在睡夢中驚醒。受地震影響,日本鐵路服務曾短暫受阻,但無嚴重傷亡報告。至於所羅門群島附近淺海地區昨也發生6.7級地震。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新華社



伊卡省一名地震傷者被送院治療。(法新社)


皮斯科市附近的泛美洲高速公路地面損,導致嚴重交通擠塞,阻礙救援人員運送物資。(法新社)


地震後,利馬海邊的街道被海水淹浸。(歐新社)

地震後,利馬附近的卡亞俄一道磚牆倒塌在地上。(法新社)

07.08.17 東北首個核電站周末動工

Why is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keen in NE China?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總投資約500億元人民幣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將於本周末全面動工。核電站由多間內地企業共同出資建造,預計在2014年第一期4台百萬千瓦級的發電機將全部建成並投入運作,發電量將達到每年約290億千瓦時。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於遼東半島南部的瓦房店市東崗鎮,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准建設的核電項目,同時亦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站。紅沿河核電站將滿足遼寧省對電力的需求,改善中國東北地區的能源結構。

東方網

 blog it

Friday, August 17, 2007

07.08.17 赤柱郵局返老還童

Identify the method of urban renewal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人生七十古來稀,赤柱郵政局於1937年沿用至今,同樣有70年歷史,堪稱全港現役郵政局的「老大哥」,建築極富英國殖民地特色。然而,「老大哥」歷盡風雨,牆漆剝落,郵政署決心助它「返老還童」,但窗花上英王佐治六世的徽號「GR」標誌仍會保留。

保留英王徽號窗花

赤柱郵政局坐落於黃麻角道2號,進入約300呎的辦公室,櫃後面只有局長李永泰及一位高級郵差在工作。郵局的假天花掩蓋了屋樑,四周最搶眼的要數窗花上白色的「GR」圖案。李永泰說,郵局古樸有特色,他在赤柱郵局任職1年多,在整理東西期間,發現夾萬藏有一枚刻有「STANLEY POST OFFICE」(赤柱郵局)的舊郵戳,用了多少年已無從稽考。

郵政局完成明天工作後便會關閉修繕。有英籍本地居民認為,郵政局修繕後能保留舊有特色,有助年輕人認識歷史。

橫樑屋頂重現 櫃復古

郵政署表示,修復工程花費數十萬元,讓郵局修復至1937年的舊貌,現有的假天花將會拆掉,展示原有的橫樑屋頂,服務櫃台也將回復懷舊復古的設計。工程於11月底竣工,工程期間將於黃麻角道14號赤柱公立醫局附近停車處設立流動郵政局,辦公時間和服務將與赤柱郵局相同。

赤柱郵局內有兩道窗,窗花上有白色「GR」圖案,顯示郵局興建於英王佐治六世時期。郵局經修繕後將保留此殖民地建築特色。(鄧偉健攝)
已「退役」的赤柱郵局郵戳上,「STANLEY POST OFFICE」字樣圈皇冠頭,它曾在無數市民的片片心意上作「印證」。(鄧偉健攝)
經過70年的風吹雨打,赤柱郵局屋頂一角的木板發霉,明顯剝落。(鄧偉健攝)
1937年建成的赤柱郵局舊貌。(郵政署提供)
赤柱郵局將於周日關閉,修復工程從本月20日開始,到11月下旬完成。(鄧偉健攝)
 blog it

07.08.17 啟德築河貫城 限樓高擴景觀


規劃署建議將啟德明渠改造成貫穿啟德城中心的河道。左下圖為06年的啟德外貌。(資料圖片)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turn the "new land" of SE Kowloon into a sustainable city?

【明報專訊】規劃署建議修訂東南九龍的啟德城中心設計概念,包括把啟德明渠美化成貫穿啟德城中心的河道,部分沿河地帶將由商業及其他用途改為綜合發展區,容許在城規會同意下興建不高於40米的樓宇。


河道北改作發展區 樓高降至40米

規劃署早前完成啟德規劃研究,並根據發展局、建築署、房屋署及地區組織等意見,提出多項修訂建議,包括把啟德明渠美化成河道。為免大量高樓大廈阻礙區內車站廣場和體育館公園的景觀,河道北面兩旁的土地用途,將由商業及其他用途,改為綜合發展區,樓宇高度限制將由150至175米,大幅降至15至40米,並需經城規會審議通過。

規劃署建議沿河開設食肆、咖啡店和商舖,讓市民能在河畔散步消遣。綜合發展區東面的政府及社區用地樓宇高度限制,則由45米減至15米,以保持一致的樓層高度。但為了在啟德城中心興建地標式大樓,署方建議把綜合發展區東面其他用地內的樓宇高度限制,維持於175米。


啟德站倡建地標 建路連接新蒲崗九龍城

在沙中線啟德車站的走廊入口,規劃署建議興建兩幢地標式大樓,附近商業用地的樓宇高度限制將改為80米,非住宅地積比率為5;但面向公共屋的土地將不容許興建建築物,保持空曠的視線走廊。

另外,為加強新蒲崗、九龍城與啟德的聯繫,政府建議興建U形行人路,連接新蒲崗、九龍城及啟德政府辦公大樓,以及通往啟德城內體育館公園的綠化地帶。行人路的中央部分將興建人工瀑布,連接河道頂部。

大量行人路橋樑 減可建築住宅面積

經修訂的啟德城中心設計,將建有大量行人路或橋樑,方便市民步行前往政府辦公大樓、車站廣場、多用途運動場、啟德坊等。修訂後的商業用地將由14.1公頃微增至14.4公頃,住宅用地則由27.2公頃增至29公頃,但可建築住宅面積卻由160.3萬平方米減至約159萬平方米,可提供約2.1萬個單位。


立法會議員陳鑑林表示,民建聯曾與政府進行多次會議,政府基本上同意民建聯所有意見。「我們建議沿河樓宇不高於40米,因為這令視野更廣闊。」他希望啟德城除商業發展外,應同時發展文娛康樂,並推動社區發展。另外,民建聯又建議同步發展啟德和新蒲崗,「新蒲崗對面有不少舊工廈,希望政府重建該範圍,與啟德商業區一同發展」。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07.08.16 北韓洪澇災民30萬 恐爆糧荒

Is famine a natural-induced or human-induced hazard?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本已高度依賴外來援助的北韓,周三承認連日暴雨洪災,已去全年米麥收成的11%,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官員亦形容,這是近10來北韓最嚴重水災,多達30萬人受災,可能爆發嚴重糧食短缺。

北韓官方傳媒稱這次「史無前例的暴雨洪災」 ,令到至少200人喪生,逾3萬民房被,540多道橋樑和鐵路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官員指「這是嚴重的緊急危機,受災者可能達20萬至30萬人」。美韓都表示願意施出援手。

北韓洪災導致不少民眾流離失所,亟需外界施援賑濟。(新華社)
 blog it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07.08.15 落馬洲線今通車

新 落 馬 洲 支 線 穿 過 塱 原 濕 地 , 是 東 鐵 自 然 景 色 最 優 美 的 路 段 , 九 鐵 為 彌 補 工 程 對 野 生 動 物 棲 息 地 的 破 壞 , 於 落 馬 洲 站 南 面 建 造 了 一 幅 37 公 頃 的 補 償 濕 地 , 吸 引 了 200 多 種 不 同 雀 鳥 棲 息 ,包 括 小 白 鷺 、 大 白 鷺 、 蒼 鷺 、 黑 臉 琵 鷺 等 。 九 鐵 耗 資 100 萬 元 在 車 站 3 樓 的 入 境 大 堂 付 費 區 內 設 置 了 一 套 觀 鳥 儀 , 返 港 的 旅 客 可 以 透 過 鏡 頭 盡 覽 650 米 半 徑 範 圍 的 濕 地 景 觀 , 鏡 頭 有 80 倍 放 大 功 能 , 可 自 行 調 校 鏡 頭 角 度 , 鏡 頭 的 景 象 會 在 等 離 子 大 電 視 上 播 放 。 但 觀 鳥 的 乘 客 須 留 意 , 車 票 有 效 時 間 為 一 個 半 小 時 , 過 時 出 閘 的 乘 客 會 被 罰 款 500 元 。
香 港 觀 鳥 會 項 目 經 理 羅 偉 仁 表 示 , 觀 鳥 儀 應 有 助 於 加 深 市 民 對 濕 地 保 育 的 認 識 , 但 九 鐵 應 增 加 一 些 輔 助 資 料 , 向 市 民 介 紹 濕 地 生 態 , 否 則 部 份 人 可 能 會 貪 新 鮮 看 過 便 算 。

東 鐵 落 馬 洲 支 線 今 日 下 午 正 式 通 車 ; 圖 為 落 馬 洲 車 站 大 堂

落 馬 洲 車 站 南 面 建 造 了 一 幅 補 償 濕 地 。

blog it

Monday, August 13, 2007

07.08.13 城市發展暖化 扼殺雀鳥生存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香港觀鳥會主席張浩輝表示,面對發展及全球暖化等問題,部分雀鳥數目減少,甚至加速絕種。以中國為例,城市急促發展破壞大量濕地,水質污染亦對雀鳥構成威脅,加上全球暖化影響,改變候鳥的遷徙習慣,一些在北方棲息的雀鳥不再飛到南方越冬,長遠亦可能影響存活率。

張浩輝舉例說,過去每年均會有10多隻巨型水鳥卷羽鵜鶘(俗稱唐鵝)訪港越冬,但近年數目不斷減少,去年更首次錄得「零」,據了解這些雀鳥轉到福建越冬,估計與全球變暖有關。

該會水鳥普查統籌余日東表示,國際鳥盟列出的189種極度瀕危鳥類,部分於太平洋島嶼棲息及繁殖,活動範圍有限,然而近年該些島嶼的砍伐林木活動,令鳥類生境受威脅,數目大幅下降。
早年被列為「極度瀕危」的黑臉琵鷺,近年因為本港及南韓等地的生態環境有改善,數量得以回升,在2000年脫離「極度瀕危」行列,變成「瀕危」鳥類,估計目前全球有1700隻。
 blog it

07.08.13 觀鳥會擬禁區推動保育


【明報專訊】國際鳥盟發起運動,保護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香港觀鳥會亦計劃向政府申請撥款,加強保育落馬洲一帶的禁區濕地,為瀕危的白肩鵰提供更理想的棲息地。不過,該會擔心開放禁區會增加發展壓力,阻礙保育工作。


憂開放禁區阻礙保育工作

政府推出12幅優先保育土地的保育政策逾兩年,至今只有塱原及鳳園進行管理協議計劃,由環保團體租用私人土地,然後推行措施提高該地生態價值。觀鳥會2005年獲撥款130多萬,在塱原濕地種植稻米及慈菇等,營造不同生態環境,吸引雀鳥棲息。

香港觀鳥會主席張浩輝表示,該會計劃繼續在塱原保育,此外正構思在深圳河、尖鼻嘴及鹿頸進行保育,當中又以深圳河的保育價值最高,因該處有白肩鵰出沒。據了解,該會發現該處大部分土地為私人農地,擔心開放禁區會增加發展壓力。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政府正就禁區釋出的土地進行規劃研究,亦會進行策略性環境評估以確定所建議的土地用途規劃及發展的可行性,當中包括生態評估,以確保具生態價值的地點得到適切的保育。對於會否主動更改具保育價值地點的土地用途,發言人強調,政府一直有進行長期的生態調查,密切監察生態狀況,如有需要會檢討及更改。

07.08.12 儲藏全球25%油氣 5國爭霸

【明報專訊】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研究顯示,北冰洋海底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甚至可能佔世界總儲量的25%。隨著全球變暖進程加劇,北冰洋冰層融化,使開發北冰洋底的自然資源變為可能,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丹麥和挪威紛紛加入北冰洋爭奪戰。

現時北冰洋及北極並不屬於任何國家,海底勘探由國際條例監管。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北極圈內5個國家﹕加、俄、美、挪、丹5國海岸線延伸200海里的海面範圍,屬該國的經濟水域。但這項於1994年生效的公約容許各國在確認後,有10年時間申請擴大經濟水域範圍,聯合國將就申請作最後裁決。

暖化融冰闢新航道

除天然資源豐富外,北極的地理位置特殊,屬兵家必爭之地。全球暖化令北極冰塊融化,形成新海域及航道。由歐洲到亞洲的商船取道北極新航道,比經巴拿馬運河的舊航道航程短了足足3990公里。

blog it

07.08.12 加國北極建軍事基地 主權爭奪戰升溫



【明報專訊】北極主權爭奪戰白熱化!繼俄羅斯在北極海插國旗宣示主權,加拿大總理哈珀也親赴加國臨近極地的領土,宣布將在北極荒原上建立兩個軍事基地。


北極圈周邊共有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和挪威5個國家。由於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等資源,這些國家都謀求在北極獲得更多權利,並常因此發生爭執。8月2日,俄羅斯北極科考隊出動深海潛水艇,探查4000餘米深的北冰洋海底,並插上一面鈦合金製造的俄羅斯國旗。加國和美國事後表明,俄國插旗並無法律效力。一些評論家警告,北極爭奪戰可能加快軍備競賽,甚至引發軍事衝突。

Sunday, August 12, 2007

07.02.25 China's west-to-east grids reach 34 million-kilowatt in capacity

China's west-to-east power grids have now a capacity of 34 million kilowatts after new lines were put into operation in 2006,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port issued by the China Electricity Council (CEC).

The report said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lines got an investment of 210.57 billion yuan in 2006, up 38 percent year on year.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power grids has helped to ease some of the power shortage in China, but it is still imperative to continue expansion to satisfy grow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 the report said.

The west-to-east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program, which will continue to be built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delivers power from the electricity-rich west to east China where much of the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based.

Source: Xinhua
 blog it

07.05.28 Power shortages affect economic activity in S.China province

For the fifth summer in a row,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is facing major electricity shortages, said an official with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A lack of power and a lack of migrant workers are holding back the econom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some foreign investors have begun to divert funds to other places.

The power company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Guangzhou issued a red alert 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May. Some companies have decided to down tools in turns and some have stopped production between 8:30 in the morning and 11:00 at night.

Insufficient generating units, a shortage of water and gas and the closure of some small thermal power plants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the power shortage in Guangdong, said the offici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rp (CSG) also hopes to purchase electricity from the State Power Grid Corp's Three Gorges project, but the official said the maximum amount Guangdong could receive would be only three million kw.

Source: Xinhua
blog it

07.07.19 Quake city orders nuclear plant to stay closed

A Japanese nuclear power plant was ordered to stay closed until safety was assured after an earthquake caused radiation leaks.

The leaks into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from the plant in the northwestern city
of Kashiwazaki,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6.8 magnitude quake, have renewed
fears about the safety of Japan's nuclear industry.
The nuclear power sector, which supplies almost one-third of Japan's
electricity, has been tarnished by years of cover-ups of accidents and fudged
safety records.
Senior officials, including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have criticized TEPCO,
saying it had been slow to issue information and risked undermining public trust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Akira Fukushima, deputy director-general of Japan's Nuclear and Industrial
Safety Agency, said he could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an active
faultline extended under the plant.

Source: China Daily/agencies
blog it

Monday, August 6, 2007

07.08.06 香港東面4地點風力足發電

Where is more favourable to build wind turbines in Hong Kong?
【明報專訊】機電署於05年在砵甸乍山、伙頭墳洲、東龍洲、廟仔墩及政府物流中心設立監測站,收集一年的風力數據,結果發現,除了政府物流中心的平均風速只有3米,其餘監測站均符合要求,當中以廟仔墩錄得最高的每秒6.8米風速。

除了平均風速,亦要視乎該地點一年內有多少時間達到可以推動風力發電機的理想風速。在風速太強或太弱下,風力發電機組均不能運作,政府應交代更多數據。

潘樂陶指出,中電及港燈均已計劃在本港東面離岸水域興建風力發電場。既然政府的研究發現本港東面具備風力發電的條件,更應該鼓勵兩電落實計劃。他估計,風力發電成本高於傳統燃煤發電,由於所佔整體發電量不多,對整體電費的影響有限。

機電署最新研究發現,本港東面郊區有4個地點的風速長期都接近或高於每秒6米,具備風力發電條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更佳空氣質素支援小組主席潘樂陶建議政府鼓勵兩電盡快落實風力發電,方法可以是透過獎勵,即容許電力公司賺取較高回報率,令政府定下的201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港1%至2%的目標得以實現。
blog it

07.08.06 風力資源地圖網上出爐 離岸風力強 九龍百米高亦無風


Will the map be a great leap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in Hong Kong?

【明報專訊】機電署製作了全港首個風力資源地圖,顯示全港的風能潛力,上圖顯示離地15米高的風速情。按圖例,黃色代表最低風速(約每秒1至3米),紅色則代表最高風速(約每秒8至9米)。(機電署網頁)

政府早年曾做初步研究,發現本港東面風力資源較豐富,2005年再展開一項深入研究,選取東面5個地點,實地測量一年,並綜合天文台各區監測站的風力數據,推算得出全面的風力資源地圖(網址﹕wind.emsd.gov.hk)。

機電工程署實地收集風力數據及天文台氣象站的資料後,製作了香港首個風力資源地圖,結果發現,離岸普遍香港水域、陸上郊區及地勢較高的地方,風力較強勁;至於高度城市化及高樓林立的九龍半島及港島北岸,縱然高逾百米,風速仍然微弱,就算在最高的商業大廈天台,亦未具備風力發電的條件。

從該地圖亦可看到,高度城市化、屏風樓林立的九龍半島,是全港風力資源最匱乏的地方,即使高度達到125米,每秒風速普遍亦不超過5米。


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有助紓緩全球暖化,卻受到地理環境等因素限制。

製作風力資源地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令市民對香港風力資源的分佈有初步了解,以及幫助有興趣者進一步研究所處地點是否適合發展風力發電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