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0, 2007

07.07.15 昨34.4℃入夏最熱

天文台長:港冬季末日提早半世紀
clipped from premium.mingpao.com

【明報專訊】天文台昨在市區錄得攝氏34.4度的高溫,是入夏以來最炎熱的一天。天文台長林超英預計,香港冬天的「末日」將提早來臨,由原來預測的本世紀末,提早至世紀中甚至更早。林超英又說,本港早晨已不再清涼,上午錄得28度的日子由50年代每年錄得約2天,升至近年的20天。

民政事務總署昨晚開放9個夜間臨時避暑中心,供有需要人士入住。長者安居服務協會表示,至昨晚8時共有近1000名長者按動平安鐘求助,其中91人需要送院,主要是因天氣炎熱感到暈眩。

50年代天文台總部早上錄得28度或以上的日子,只有1至2天,但到近年卻大幅升至20天,「以前睡到天亮會覺得涼,現在每天醒來,卻好像(跟下午)一樣溫暖」。他解釋,由於全球暖化,加上本港城市石屎建築密集,減低風速,令夜晚不能散熱,早晨不再清涼。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的報告已指出,即使地球完全停止二氧化碳排放,未來20年氣溫仍會上升0.4度;以往紀錄顯示,香港市區會比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高一倍,即市區在未來20年會升溫1度。按照目前趨勢,寒冷日數將愈來愈少,本港的冬天可能提早至世紀中甚至更早就會消失,較原先估計的世紀末更快。事實上,去年本港的寒冷日數(氣溫12度或以下)只有14天。林超英指出,熱浪「殺人於無形」,對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影響尤大,亦會帶來登革熱等疫症,而現時全球正尋求一個通用的熱壓力指數,希望可加強警報。
?????
本港熱浪逼人,天文台昨午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長林超英估計本港暖化將會加劇,至本世紀中,香港的冬天會消失,較之前估計的更早。(陳淑安攝)
blog it

07.07.13 上月能見度5年最佳

clipped from premium.mingpao.com
class=newstxt>今年6月有近七成的時間都錄得高能見度,這時數在過去5年的6月份中最長;踏入7月,視野更清晰,過去一星期,幾乎每天24小時都錄得高能見度。高能度即可看到15公里以外的景物,如由尖沙嘴天文台可遠眺喜靈洲。
class=newstxt>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敬基解釋,高溫、吹海風分別向上空和向橫吹散大氣中的懸浮粒子,大氣中折射藍光的粒子減少,為香港帶來藍天。風向方面,6月份至今多吹南風或西南風,南風從南中國海吹來,海面空氣較乾淨;西南風先經越南、柬埔寨的陸地「加熱」才越過小片海洋到達本港,故空氣較清新之餘,氣流未趕及「過冷河」,故十分炎熱。
 blog it

07.07.13 藍天重現香港 上半年路邊污染破紀錄 近月好轉









clipped from premium.mingpao.com

久違了的藍天近日在港上空持續展現;環保署表示,整體空氣污染指數沒有超標的時間連續出現了52日(5月19日至昨天),反映「上天」的一般空氣質素狀良好,而介乎5月1日至7月10日,反映「地下」的路邊空氣污染指數亦同步改善,足足有64日沒有超標,這是99年以來最多,顯示「上天下地」的空氣質素,在近期有全線轉佳的勢頭。


本港藍天重現,本港「高能見度」時數大幅增加(見另稿),這可能與高氣壓持續、風向和粵港改善空氣污染措施等有關。


翻查上半年數據,路邊監測站的空氣污染指數時數,卻多達755小時,較去年同期急升1.8倍,打破了自99年推出指數以來的最高紀錄,當中超標的日子集中在1、2、4、5月,反映在過去兩個月「天上地下」的空氣質素同告改善之下,上半年(1月至6月)的路邊污染指數反而有轉差跡象。


環保署承認,本港上半年出現光化煙霧活躍的時間較多,不利污染物擴散的靜風時間亦較多,因為路邊車輛排放的二氧化氮濃度與區域光化煙霧活躍程度息息相關,這亦導致路邊空氣污染指數高於100(超標)的日子較多。


科技大學數學系副教授馮志雄表示,早前曾分析本港過去數年的空氣污染數據,發現來自本港的污染物有下降趨勢,但珠三角區域的污染物卻增加,抵銷港府推行措施的成效,以致整體路邊空氣質素有惡化象。他建議政府推行針對措施,如加速更換舊型號的柴油巴士,才可大幅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


本港上半年的高空空氣質素,是6年來最佳,維多利亞港上空近日一片蔚藍,兩岸景色均清晰可見。(鄧偉健攝)



?????


在中港交界的落馬洲,以往多數要等到內地黃金周假期工廠停工,才可看到藍天白雲,但近日天公作美,在落馬洲舉頭已見到一片蔚藍。(曾國宗攝)



?????


雖然意外頻仍,纜車停駛,但昂坪上空沒有陰霾,而是藍天白雲相間,景色明媚。(楊陽明攝)









blog it

07.07.11 全球氣候反常 西歐寒夏 英國結霜









clipped from premium.mingpao.com

全球氣候異常,西歐夏日卻受寒流侵襲,預測英國下周更將結霜,法國也出現潮濕寒冷的天氣。但在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東岸,卻受熱浪侵襲,而南美洲阿根廷首都也因異常寒流來襲,出現百年一遇的降雪。


英國氣象局直言,北歐大部分地區都將烏雲蓋頂,受冷空氣侵襲以及出現暴雨,「整個歐洲及大西洋東岸繼續受低壓槽影響,大部分地區天氣不穩定及寒冷。」


專家表示,低壓槽及反氣旋導致西歐天氣惡劣,而這情況又跟高速「噴射氣流」(Jet
stream)偏弱有關。簡單理解,噴射氣流是環繞北半球的「強風輸送帶」,離地面通常有6至8哩高。


英國潮濕、寒冷及大風的天氣,令電力公司鬆了一口氣,因為近年英國夏季受熱浪侵襲,電力供應緊張;但在另一邊廂,西、北歐近來多雨寒冷的天氣,卻令民眾擔心穀物質量及收成。現時當地的穀物正值收成期,但受天氣影響,其價格創10年新高。


有專家預計,馬鈴薯作物若再受水災困擾,糧價將持續上升。全英有超過8600間薯條店,每年提供2.8億餐薯條餐,但現在部分餐廳的薯條餐收費竟高達7鎊(110港元),令消費者十分無奈。



另外,豌豆亦因收成問題而上升9.6%,全英缺乏豌豆供應達5萬噸。魚類、食用油及燃料價格攀升亦令蔬菜供應短缺,小麥價格上升預計也會令麵包價格急速上漲。有經濟學家甚至警告,情可能比想像中更糟,皆因最近的大雨令農作物失收,農田被淹浸,令收割甚為困難。









blog it

深圳籌建跨海鐵路接香港

未來20年5線打通珠三角
clipped from premium.mingpao.com
深圳正規劃一項龐大的市內及城際軌道交通(地鐵及輕鐵)計劃,其中由2011至2020年,深圳新建8條地鐵線,投資逾千億元人民幣;而至2030年,將再完成5條城際路線,其中一條計劃連接深圳西部濱海地區與香港新機場等地。
這項名為《深圳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方案》
其功能是聯繫深圳與周邊城市及沿線城鎮,以長距離的跨城市接駁交通為主,站與站的距離在3公里以上,最高時速為120至140公里。其中,西部深港城際線將連接深圳西部前海灣濱海地區與香港新機場等地;而連接江門的城際線則考慮與廈(門)深(圳)鐵路西延段合建。
?????
 blog it

Monday, July 9, 2007

源區生態惡化 下游難逃厄運

【明報專訊】中國綠色江河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欣表示,長江源區位於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生態極其脆弱及敏感。

楊欣說,以冰川消失為例,冰川融化將直接影響長江上游的供水量,長遠而言,中下游的水量亦受制約。此外,長江源區草原退化及沙化情形日益嚴重,沙化帶以每年擴大2%的驚人速度增長,「現在崑崙山的沙塵暴要比北京大10倍」。這些夾帶沙泥的河水,順着長江順流至中下游,將影響沿岸生態及社會發展,成為另一條黃河。

楊欣表示,上海等長江三角洲城市之所以成為全國最發達地區,完全得益於長江,「如果今天你不關注長江源生態,今後付出代價的將是自己」。他強調,長江源區今天的生態問題,正是全球氣候和生態惡化的反映,中國人以至全球人類都不能忽視,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天是長江源,明天就是長三角」。

青藏高原沙漠化加劇,長江源區大部分地帶被黃沙覆蓋。
blog it

暖化融雪山 長江現五危機

隨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和中國科學院專家,記者遠赴位於青藏高原人煙稀少的長江源頭區,考察全球暖化及人類破壞對當地生態的影響,就所得事實,全都顯示長江源區的生態環境正面臨五大嚴峻威脅。長江源區生態問題就像傳染病,將禍延長江中下游及全國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逾億民眾。

危機一——冰川、凍土融化

受氣溫升高影響,崑崙山、唐古拉山冰川明顯後退,可可西里一些小冰川甚至已全部消失。例如沱沱河源頭各拉丹冬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退縮率達每年7.4%至9.1%。另外,凍土帶不斷升高﹕80年代,崑崙山西大灘的凍土帶在4150米,現在升到4300米以上。凍土的活動層(融化層)加厚,融化深度由1米加厚至1.2米。

禍害:長江中下游水源供給不穩定、水量減少。土壤乾化、沙漠化及沙塵暴加劇。

危機二——河流枯竭

過去40多年,長江源區氣溫升高、雨量減少、蒸發量增加,導致本來乾旱的高原地帶的水資源更短缺。以沱沱河為例,河面蒸發量大幅增加,雪山融水的補給遠遠不能彌補蒸發量,流水量逐年減少。內地環保人士楊勇對記者說,沱沱河已出現冬天季節性斷流。這種現象近年在青藏高原普遍存在,受威脅的除了長江,還有黃河、瀾滄江等重要水系。

禍害:長江中下游水源供給減少,長江沿岸沙漠化加劇。

危機三——湖泊萎縮、鹽化

湖泊水位普遍下降、面積減少,並因為蒸發量大而出現鹽化現象。長江源頭的赤布張湖已萎縮解體為4個子湖。從70年代到現在,青海湖水位下降3米多,面積縮小了200多平方公里;如今水位正以每年約8厘米速度下降。

禍害:湖泊內的生物因鹽度太高死亡,周邊植物枯萎。

危機四——草原、濕地沙化


受氣候暖化、過度放牧及鼠害等影響,長江源區地表植被普遍乾化、沙化,流動沙丘正在擴大,形成沙丘鏈。崑崙山西大灘附近已形成兩大沙丘,連電線杆都被沙埋,青藏鐵路兩旁亦建有防沙欄。當地氣象站數據顯示,長江源區草原退化率不斷提高。

禍害:沙漠化加劇,河水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居民可能要飲泥水。

危機五——人為破壞、鼠患嚴重

沱沱河的河水受沿岸家居垃圾污染,很多居民已不喝河水。青藏鐵路去年通車後,沱沱河遊客增多,垃圾問題急待解決。長江源區還有採礦帶來的問題,主要是河牀採金,不但破壞河道,機器設備及密集的人類活動亦對環境有損。此外,鼠患加劇除了是氣候因素外,人類濫殺老鼠的天敵如草原狐狸等,破壞生物鏈,也是鼠患無法根治的原因。

禍害:污染中下游河水,老鼠挖洞、破壞草原,加劇長江沿岸沙漠化。

崑崙山的冰川急速融化,冰山雪線不斷後移。

Thursday, July 5, 2007

The destruction of Tung Chung River in 2003

The stream section between Shek Mun Kap (石門甲) and Shek Lau Po (石榴埔)

of theTung Chung Stream supports at least seven species of native fishes, which

are of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Rare Fish found in Tung Chung River

In 2003, the affected section of Tung Chung River was dominated by sandy

substrate. The stream bank on the side between the stream and Tung Chung

Road was highly unstable, which were mainly formed by loosely placed cobbles,

with all the riparian vegetation removed. Such environment provides no refuges

for stream organisms, including fishe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eriod of high

water flow after heavy rains. The small sized substrate particles (sand and cobbles)

would also be easily carried downstream during high stream flow, directly

affecting the downstream Drainage Service Department channelized section

of Tung Chung Stream.

The destroyed River section downstream of Shek Mun Kap.
Natural undisturbed section upstream of Shek Mun Kap.
blog it

Is pollution problem inevitabl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國評論﹕環保風暴不敵GDP污染
「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有着中國超過60%的人口和65%的GDP,它們的問題解決了,中國的環境問題就基本解決了;它們的問題解決不了,中國的環境問題就永遠解決不了。」
針對當前嚴峻的水污染形勢,環保總局即日起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的建築項目實行「流域限批」;對流域內32家重污染企業及6家污水處理廠實行「掛牌督辦」。
不過,效果並不明顯,不理禁令而繼續排污的大有人在,江河湖泊水污染仍然在加劇。一些地方政府對GDP的盲目追求和一些官員對政績的瘋狂追逐,總是讓這樣的環保風暴虎頭蛇尾。
「兩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標誌着我國進入了水污染事故高發期。而今年夏天以來太湖、滇池、巢湖的藍藻接連爆發,標誌着我國進入了水污染密集爆發階段。」
這似乎正好即時驗證潘岳所發出的警告:水污染的連續爆發,不是偶然的突發事件,說明傳統工業化的發展方式不僅使中國的資源環境到了難以承受的底線,也嚴重威脅人民的日常生活。
blog it

The source of Chang Jiang-- Tuo Tuo He (沱沱河)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終抵長江源 沱沱河淌淚
經過崑崙山口,進入藏羚羊棲息地——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蒙語的意思是「青色的山樑」,又說「美麗的少女」。這裏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無人區。90年代初,由於藏羚羊絨在歐美賣得高價,一條重300至400克的藏羚羊絨頸巾可高達5000至3萬美元,令捕殺藏羚羊活動猖獗。
為保護藏羚羊,藏民索南達杰創立禁獵隊——「野犛牛隊」,與盜獵者周旋。1994年1月,他在押送盜獵者途中遇害。崑崙山口至今豎立着他的紀念碑。經過各方關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數目現已回升。
中國科學院專家到附近山坡考察凍土。專家說,全球暖化令青藏高原凍土融化速度加快,沙漠化問題加劇。
抵達長江源頭沱沱河邊的唐古拉山鎮。在日落的映照下,沱沱河在青藏鐵路高架大橋下緩緩流過。難以想像,這條「氣若游絲」的幽藍小河,流過萬里山川後,竟匯聚成滾滾長江。
當地水文站的數據顯示,受全球暖化影響,沱沱河流量正在下降。
江澤民題字的長江源頭石碑。(王爭鳴攝)
 blog it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in Hong Kong

clipped from hk.news.yahoo.com
九龍醫院安裝太陽能設施

九龍醫院與中電及機電工程署合作,在醫院的康復大樓天台,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系統,是首間安裝的醫院。

在醫院的康復大樓天台安裝的太陽能光伏板,耗資九十萬元,光伏板面積有二百至三百平方呎,利用太陽能發電,提供九千瓦電力,足以為兩間病房提供冷氣所需電力。院方認為,安裝新設備,既能省電,亦能提高環保意識。

 blog it

Tuesday, July 3, 2007

日本料四年後全球暖化明顯

clipped from www.mpinews.com

日本科學家利用超級電腦推論,全球暖化而造成的氣溫上升或在2011至30年之間便開始顯著出現。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發布的公報說,研究所人員以1951年至70年之間為比較的基準期,排除氣溫自然波動的2011年至30年間,地球陸地上幾乎所有地區出現酷熱天氣的頻率都將有所增加,而嚴寒天氣的出現頻率將減少。比如,東亞地區出現暑熱的夜晚的頻率將是基準期的2至3倍。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的新聞公報指出,新研究結果表明,全球變暖不是遙遠未來的事情,其影響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在世界各地顯現,很多人都可能在有生之年感受到。

 blo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