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 2007

20071002 深港80億改善后海灣水質

clipped from www.mingpaonews.com

【明報專訊】粵港不單共同受到空氣污染問題困擾,急速的城市發展,亦令后海灣成為本港水質最差的海域,香港及深圳在未來10至15年,分別會投放37億港元及47億元人民幣,提升后海灣鄰近地區的污水基建設施,包括擴建或興建新的污水廠、鋪設污水渠等,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入海。深港環保部門亦會在今年內完成制訂后海灣水質改善目標,並推行新一輪的防治合作計劃。

環保署剛在網上公布2006年香港海水水質報告,指本港海水水質普遍轉好和穩定,海水水質指標的整體達標率為87%,較2005年的85%有所改善。不過,后海灣的水質仍然欠佳,達標率僅40%,反映該區污染問題嚴重。

環保署表示,香港境內的污染源來自禽畜廢物及未接駁污水渠的村屋,但近年當局加強檢控非法污水排放,05年推行雞場及豬場自願交還牌照計劃,后海灣水質已有改善象,整體達標準率由04年的20%上升至去年的40%,海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如氮、磷酸鹽及大腸桿菌含量均下降20%至40%。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深港政府在2000年開始,推行為期15年的水污染控制聯合實施方案,主要透過設置污水設施,減少污水排放到后海灣。雙方於04年首次檢討實施方案,預料今年內完成,為雙方推行新一輪的防治污染合作制訂水質改善目標。檢討會加入新的污染源資料,以及建立一套新的后海灣電腦水質模型。

該署在上月推出的年報指出,香港和廣東省合作處理區內的水污染問題多年,由最初焦點集中在后海灣和大鵬灣,近來更延伸至珠江流域,粵港環保部門正聯手研製「珠江三角洲水質模型」,供擬訂區域水質管理方案之用,預料今年內完成。

香港最近亦加入了研究珠江流域污染問題的泛珠三角合作,成員包括港、澳、粵及8個內地省份,同意以可持續的方法控制污染,為珠江流域「十一五」規劃做好準備。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單是治理深港污染源並不足夠,若忽略了珠三角上游的工業及生活污水,深港政府再投放更多資源,亦不會取得顯著效果,粵港應從整體珠江流域的規劃手,徹底根治80年代已出現的跨境水質污染問題。

受沿岸污水排放影響,后海灣是全港水質最差的海域,深港政府將於未來10至15年投放逾80億元,興建污水基建設施,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入海,以改善后海灣水質。(麥兆豐攝)
 blog i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